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
国办发〔2023〕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为创新政府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聚焦企业和群众所思所盼,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仍然面临制度规范不够健全、业务办理不够便捷、平台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需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和迭代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系统总结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经验,全面巩固实践成果,围绕为民办实事、惠企优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高创造性执行效能,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聚焦急难愁盼,建立健全办事堵点发现解决机制
(一)畅通渠道,健全办事堵点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体系与“好差评”体系、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媒体机构留言板、领导信箱等渠道的对接联动,打造央地协同、部门联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总客服”,畅通堵点问题直达反馈通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多措并举强化与企业和群众的常态化沟通互动,主动发现办事堵点,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工作联系和创新示范,建立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层联系点,注重发挥市县级平台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二)接诉即办,健全办事堵点高效解决机制。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政务服务办事堵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限时整改、监督反馈的管理模式,实现受理、转办、办理、反馈、办结等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涉及责任不明或职责交叉等问题,通过建立专门台账、专班负责、联席会议等方式,强化跨部门、跨层级集中会商、协同办理,推动清单管理、责任到人、限时办结。建立完善解决办事堵点办结回访、“回头看”核查等工作制度,确保堵点问题真正解决到位。
(三)趋势感知,健全堵点数据分析应用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针对办事堵点的数据分析研究,查找政务服务优化、效能提升的薄弱环节,对苗头性、典型性、集中性问题提前研判,推动破解问题的关口前移,为优化流程、创新服务等提供参考,实现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不断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难点堵点问题,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
二、强化好办易办,建立健全服务体验优化机制
(四)建立高频服务清单管理、闭环优化机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聚焦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加强各业务领域的工作统筹,逐步实现服务名称、服务内容等基本要素统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工作原则,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高频服务清单动态管理并定期发布。对于纳入高频服务清单的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要组织专业机构、用户代表等开展测试使用并反馈优化意见,形成清单发布、应用建设、使用反馈、服务优化的闭环,切实将企业和群众经常使用的高频服务打造成为“好用”、“爱用”的精品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探索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等工作,邀请企业和群众体验政务服务,鼓励政务服务部门负责同志走进政务大厅、登录办事平台,看政策“懂不懂”、流程“通不通”、服务“优不优”、体验“好不好”,推动服务流程优化、体验提升。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协同配合,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动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次办”,扩大“跨省通办”、“区域通办”范围,实现更多服务异地能办、就近可办。鼓励推广延时、错峰、“周末不打烊”等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差异化办事需求。
(五)强化新技术应用赋能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分析预判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通过智能问答、智能预审、智能导办等方式,建设企业服务空间和个人服务空间,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直达直享、快享快办”。以政务服务码为载体,推进各类卡、码、证承载的数据互通和服务融合,以“码上办”推动服务“马上办”。持续梳理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应用,加强创新应用快速复用推广,及时对新技术赋能的效果、安全性等进行评估,降低新技术应用成本。
(六)完善经验推广和服务宣传机制。加强政务服务创新先进经验做法总结,建立经验推广常态化机制,选取一批在开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有效制度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清单见附件),发挥创新示范作用,推动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建设数字化创新应用案例库和应用推广中心,对地方和部门服务优化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和共享应用。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宣传推广矩阵,多样化展示和推广“一网通办”服务应用,便利企业和群众了解和获取政务服务应用。
三、加强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平台支撑能力提升机制
(七)强化政务服务渠道统筹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更好发挥公共入口作用。强化网上办事入口统筹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提供政务服务,推动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平台、网站、移动端等向各级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统筹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逐步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进一步做好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依托基层服务中心、银行、邮政、公安等,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以自助办、视频办、政务服务地图、数字化服务门牌等方式延伸至企业和群众身边。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
(八)优化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机制,更好发挥公共通道作用。加快推动制定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明确数据提供、使用部门的权责义务,规范政务数据采集、共享、使用等流程。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枢纽,推动政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共享利用。强化政务数据目录编制,做好动态更新、同源发布。不断丰富和完善政务服务业务场景,提出数据和系统对接需求,分批次纳入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和垂直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清单,强化条块联动、上下协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持续做好政务数据汇聚、治理和大数据分析等工作,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以数据多跑路助力群众少跑腿。
(九)深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赋能机制,更好发挥公共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政务服务总枢纽的作用,强化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和公共支撑。加大电子证照应用协同推进力度,动态化管理电子证照发证用证清单、建立健全共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跨地区、跨层级互通互认、异议处理等工作流程,更好支撑企业和群众“免证办”、“免提交”。强化电子印章对接互认,推动制定电子印章管理办法,规范电子印章制发、管理和使用流程,建立健全电子印章跨层级签章和跨地区可信核验的配套管理体系,满足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流转验证需求。提升身份认证支撑能力,依托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基础设施、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提高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对自然人、法人用户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核验能力,增加核验方式,增强安全性,防范化解冒用他人身份注册风险。
(十)细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协同运营机制,持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强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业务、技术和安全的工作联动,顺畅央地之间、地方之间、国务院部门之间的对接协同渠道,强化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堵点发现解决、政务服务协同、业务需求对接、经验交流分享等,推动一体化协同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政务服务平台日常运营和运维工作,加大建设和运营经费保障力度,不断丰富平台功能、优化服务内容,增强用户使用黏性,健全平台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平台技术防护能力,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四、做好制度支撑,建立健全效能提升保障机制
(十一)健全政务服务法规制度和标准规则迭代机制。加强国家层面“一网通办”相关法规制度研究,固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经验做法,加强制度保障。围绕政务服务改革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推进现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围绕创新政务服务、提高“一网通办”水平,按照“急用先行、分批推进”的方式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十二)健全政务服务评估评价机制。持续做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工作,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第一评价标准,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企业和群众需求导向转变。强化数据采集、无感评估、实时监测,提升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杜绝数据造假和数字形式主义。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及时反馈评估发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经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以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为导向,完善以评估促问题整改、以评价促服务优化的工作闭环。
(十三)健全数字素养能力提升机制。依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创新政务服务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评价机制,壮大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群众使用政务服务平台的技能。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培训交流,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供坚实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通过社区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教育培训、知识讲座,全方位增强群众便捷获取政务服务能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健全完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适时出台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抓好督促落实,加强经费和人员保障,切实保障各项机制高效运行,对标借鉴典型经验做法,推出更多利企便民举措,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附件: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8月18日
附件: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
序号 | 经验做法 | 主要内容 | 地方和部门 |
一、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惠企政策在线精准直达,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 |||
1 | 优化大型活动审批流程,便利企业快捷办理 | 北京市为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市场繁荣发展,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重塑审批流程,统一受理层级,优化办理环节,实施分级分类,强化审管衔接,创新服务方式,大型营业性演出申请(内地营业性演出)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减少至6个工作日,大型体育赛事审批时限由62个工作日减少至10个工作日,大型展览展销中的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审批时限由34个工作日减少至6个工作日。 | 北京市 |
2 | 全环节、全类型企业登记“一站式”全程网办 | 上海市依托“上海企业登记在线”网上服务平台,提供精准个性“一站式”全程网办服务,事项覆盖所有内外资企业类型的全部登记事项,其中变更事项细分为236个业务情形,平台系统性集成中英双语导引、登记公告发布、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简易注销异议预检、登记档案查询等涉企服务,全方位推动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码”应用场景,整体性推进企业登记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各类内外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制度性成本。平台上线以来,全市90%的新设企业通过平台全程网办。 | 上海市 |
3 | 优化“职工参保登记”事项在线办理 | 浙江省聚焦“职工参保登记”高频事项(年办件量220万件)进行专项优化提升,完善业务审批规范,实现职工国籍信息模糊检索、办事结果细化规范。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职工信息自动校验,提升办理成功率。优化后,该事项平均审批时长降至2分钟,有效解决了申报繁琐、退件原因不明确等问题,办理成功率99.3%,实现申报效率和审批效能双提升。 | 浙江省 |
4 | 建立惠企政 | 安徽省建立政策资金联动机制,打通政策服务平台与 | 安徽省 |
5 | “无事不扰、有事快办”,助力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快办“”,大力深化“一网通办“,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材料应用尽用,推行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建立“书记亲商助企服务热线总客服”,成为示范带动服务企业的“区级最高门诊”。建立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成长档案,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政策套餐,积极推动“政策找企”、“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开展金融助力专项行动,构建企业金融服务产业链,打造“银税互动”特色服务,实现对专精特新“小旦人”企业的“点对点”个性化帮扶,助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河南省 |
6 | 夜间建筑施工许可实现“智能审批十智能监管”全流程闭环管理 | 湖北省武汉市对夜间建筑施工许可实施“智能审批十智能监管”,一次申请完成夜间连续施工作业证明和建筑工程夜间施工审批联办。通过武汉市审管一体化平台信息推送与反馈功能,实现审批和监管双向联动、全流程 | 湖北省 |
7 | 为企业提供全产业、可视化、智慧化的招商引资对接服务 | 广东省围绕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托数字政府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优势,在“粤商通”创新搭建了全产业、可视化、智慧化的招商引资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园区、地块、楼宇、厂房等资源互通、项目对接等综合性招商引资服务。针对企业关注的奖补政策、补贴申报、补贴兑现等需求,“粤财扶助”平台累计开放申报项目超2000个,助力补贴政策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 | 广东省 |
8 | 推进“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基础上,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为试点,选取部分已实行“告知承诺”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行“免审即得”政策,将信用筛查环节前置、形式审查和现场勘察环节后置,将一摞材料缩减成一纸承诺,即时出证,实现极简审批。截至2023年7月,已首批推出旅行社设立许可,食品生产许可(低风险食品)、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3项行政许可事项。 | 广西壮族 自治区 |
9 | 创建“企业之家”,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服务机制 | 贵州省秉承“贵人服务”理念,聚焦民营企业、中小微 | 贵州省 |
10 | 推广新型电信设备进网许可标志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用和推广新型电信设备进网许可 | 工业和 信息化部 |
11 | 推行“一企一照一码“应用,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工具 | 市场监管总局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经营主体政务服务码应用,以电子营业执照为经营主体身份信任源点,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身份码”(“企业码”)制码、验码机制,通过“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一个身份”打通经营主体身份验证通道,实时关联汇聚企业执照、经营许可、信用监管等常用涉企信息,建立面向政务服务、行政监管等跨部门应用场景,实现“一码通查、一码通办、一码通管”,便利经营主体“一企一照一码”办事。 | 市场监管 总局 |
12 | 助企惠企政 |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助企惠企服务 黑龙江省依托全省统一的惠企政策服务入口,利用全省经营主体库、企业标签库、惠企政策库、事项库等,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算法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政策精准推送。 江西省依托“惠企通”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构建全省统一的“线上十线下”惠企政策兑现“快车道”,为企业提供“一站通查、一键匹配、一网兑付、一图监管”的一站式惠企服务。截至2023年7月,累计发布政策4660个,上线事项5227个,兑现金额167.72亿元;为全省16.74例户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90.27万个次、惠企事项95.06万个次。 河南省郑州市通过政策申请、审批、资金兑付全链条 | 黑龙江省、 湖北省 |
二、聚焦“关键是”,拓展公平普惠民生服务 | |||
13 | 在线开具无固定模板类基层电子证明 | 河北省创新开展基层电子证明工作,建设全省统一的基层电子证明系统,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具的无固定模板类证明网上申请、审批、开具、签发、领用,在全省5.3万个村(社区)上线应用,为基层群众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提供了便利。截至2023年7月,全省已线上开具居住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各类基层电子证明50多万个,每年可减少群众近百万次跑动。 | 河北省 |
14 | 应用“政务十 | 内家吉自治区各盟市政务服务部门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云上架通道、线上来宣讲、直播间里答疑解惑,实现与企业和群众的无障碍交流。建立“直播现场解答、留言及时回复”的“政务十直播”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便利度。截至2023年7月,全区累计创建政务直播账号100余个,开展线上直播超过2万余次,解答各类问题超20力条,回复线上咨询超50力条。 | 内蒙古自治区 |
15 | 提升政务服务移动端设备兼容性、适配性 | 浙江省通过移动端兼容性测试平台,在对主流机型开展测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34个小众品牌机型的兼容测试,手机兼容率提升至95%,在全面降低政府测试成本的同时,实现对不同品牌、不同屏幕分辨率、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测试,为优化移动端用户体验提供参考,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 | 浙江省 |
16 | “马上就办”引领政务服务“一网好办、全城通办” | 福建省福州市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推出情形导引、政务地图、智能审批“一件事”集成套餐、跨城通办等12个服务功能和主题场景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在线办事需求。通过实行“全城通办”负面清单机制,积极运用远程视频会商、在线会商协同、远程视频勘察等数字化技术,创新建立在线协同服务机制,全市65%以上服务事项全方位推行“全城通办”,推动服务模式从“进对大厅、属地办理”向“任选大厅、就近办理”转变。 | 福建省 |
17 | 强化考试服务弱环节,保护考生 个人信息 | 教育部围绕考试成绩(证书)查询服务,优化数据采集机制,提升考生用户身份验证强度,加强考生用户注册、核验、变更、注销闭环管理;使用二维码、防伪码,强化电子证书(成绩单)防伪校验功能;制定考生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标准,脱敏处理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防范考生数据泄露。相关措施在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落地见效,2023 年上半年服务考生约700 万人次。 | 教育部 |
18 | 构建完善基本 养老服务保障 一张网 | 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涉老信息向国家人口基础 | 民政部 |
19 | 全面推广社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协同相关部门,全面推广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思路,全国“一卡通”和区域“一卡通”应用初具雏形,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截至2023年7月,全国持卡人数13.74亿人,覆盖97.3%的人口;电子社会保障卡领用人数8.08亿人,覆盖57.2%的人口。2023年累计提供服务64.19亿次。各地通过实体社会保障卡推动本地就医购药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电子社会保障卡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登录及身份认证服务,31个省份的部分地市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28个省份的部分地市实现持社会保障卡乘坐公交地铁,30个省份的部分地市实现凭社会保障卡借阅图书、入园入馆等,并加快推进加载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等。 | 人力资源 |
20 | 开展农民工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开展农民工欠薪数字化治理试点工作,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农民工欠薪风险预警模型和重点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监管模型,在安徽阜阳市、山东泰安市、湖北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农民工欠薪数字化治理试点示范。截至2023年7月,横向打通国务院有关部门欠薪治理相关数据17项,纵向汇聚地方施工项目监管相关数据40项,在深入开展多维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向试点地区推送风险问题线索55个,定期共享1038家施工企业的信用评级数据,为试点地区智能化、精准化开展欠薪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 人力资源 |
21 | 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互认、省内互认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挥信息化支撑引领作用,推进新 | 国家卫生 健康委、 浙江省 |
三、推进政务流程优化再造,提升智慧便捷服务能力 | |||
22 | 构建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推动人 便利化 | 辽宁省大连市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智慧人才服 | 辽宁省 |
23 | “数字政务门牌”触达群众“家门口”,便利政务服务“一点通” | 福建省泉州市创新推出数字化办事攻略和“数字政务门牌”服务,围绕谁能办、在哪办、怎么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等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线上搭建多平台入口矩库,线下通过扫描家门口二维码,即可获取就近办、同城办、视频办、线上帮办、线下代办、一键导航、网办全渠道指引等多种服务。服务上线不到一个月,已为群众提供2.77万次“最后一米”贴心服务。 | 福建省 |
24 | 推行“边境游”出入境证件全程网上办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优化重塑便民“边境游”出入境证件全程网上办理机制,打通政府各部门、公安各警种之间的信息壁垒,将原来证件办理人工填写表格、拍照、输入资料办理业务等 13 个环节,优化为“在线申报一在线缴费一在线审批”3 个环节。“边境游”出入境证件申请、受理、审核、付款等全过程实现网上办理,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间由过去的 120分钟缩短为5一10分钟。服务上线以来,平台共为 30 家旅行社、1.07 万个旅行团、4.7 万名旅客提供“边境旅”出入境证件全程网上办理服务,累计节约群众等待时间 1.96 万小时。 | 广西壮族 |
25 | 推进人才引 | 海南省将人才引进住房相关事项纳入省住房保障智慧管理平台在线办理,精细化梳理所需申报材料,将申报材料由原来的7项简化为5项;同时,依托电子证照等数据共享和核验,对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能实现信息共享的一律免于提交,无法核验的可先采取告知承诺方式提交,减轻群众负担,提升办理效率。 | 海南省 |
26 | “就业在线”平台让招聘求职更便捷可靠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筹规划建设并上线“就业在线”平台,通过汇聚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实现招聘求职信息实时汇聚及发布,支持跨区域、跨层级、跨平台开展招聘求职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大数据优势,对用人单位、求职者相关信息进行核验,营造真实可信的招聘求职环境。平台上线以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发布超过5000万个岗位信息,吸引超过3500万求职者注册使用,页面访问量近2亿人次;先后组织开展“百日千万”等招聘专题活动,并运用直播带岗创新求职招聘新模式。 | 人力资源 |
27 | 实施渔业船 只管理便民措施,减证明、减程序、减审批 | 农业农村部实施16项渔船管理方面的便民措施,取消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证明、渔业船舶灭失证明等10项证明事项,在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渔业捕捞许可证审批和渔业船舶登记方面取消3项审批环节、优化3项管理要求,简化渔船审批、登记程序,减轻基层负担,便利渔民群众。 | 农业农村部 |
28 | 以智慧税收助力不动产交易 新模式 | 税务总局打破数据壁垒,在江苏省苏州市推出“一网受理、一次签章、一码支付、一次办结”不动产交易新模式,将不动产网签、备案、缴税、登记等业务全流程统一纳入线上办理,实现网络平台填报、信息实时比对、流程自动推送、线上缴纳税费,为智慧税收融入不动产交易探索新经验,有效解决了线下办税资源有限、纳税人办理*多头往返、排队时间长、线上业务不畅“等难点堵点问题。截至2023年7月,二手房交易税费办理时间从每笔20分钟缩短到6分钟,现房办理时间从每笔8分钟缩短到2—3分钟,税务机关人均日办理量从18套提升到30套。 | 税务总局、 |
29 | “我陪群众走流程“,推动服务 更优化 | 安徽省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为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换位走流程”,紧贴群众需求把脉问诊,查不足、补短板、促提升,着力推动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截至2023年7月,全省共9788人次参与“换位走流程”,发现解决各类问题3301个。 甘肃省金昌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定期下沉服务窗口,主动聆听办事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截至2023年7月,市、区两级共有39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通过“走流程、坐窗口“等方式现场把脉问诊,共解决25个问题,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 | 安徽省、 |
30 |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 | 各地立足企业和群众实际需要,围绕创新创业、公民身后、扶残助困、医疗就诊等方面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套表申报、一个窗受理、一次性办成”,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重庆市通过事项梳理、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数据共享、部门联动,将创业工位申请、企业设立登记、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账户设立、创业补贴申领等7项服务整合集成,推出“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 江西省、 |
31 | “一站式”服务,让政务服务 更“好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企业开办一件事”区块链技术试点应用,将“企业开办”数据上链流转推送,服务公章刻制、企业社会保险登记、参保单位登记和住房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等业务事项办理,各事项办件结果通过区块链平台反馈至统一受理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办理、一个平台反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分中心建立部门协同、整体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将水、电、气、暖等业务集成为“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并接入兵团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相关便民服务线上线下集中办理、一站式缴费,带给居民和群众极大便利。 | 新疆维吾尔 |
32 | 以新技术、 新理念、新流程,推进线上线下 融合服务 | 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流程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统一线上线下标准、再造服务流程、推进数据融通、优化办理体验,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 | 吉林省、 |
四、加强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协同化水平 | |||
33 | 不动产登记“云网签”, | 河南省濮阳市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云网签”、“一码关联”、“政银合作”、“智能审批”、“税费同缴”等方式,深度对接不动产登记、税款征收等系统,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全流程网办和秒办秒结。截至2023年7月,线上累计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超45万件,日均办理量超过800件。 | 河南省 |
34 | 多部门联合运维、合署办公,打通社会保险费数据壁垒 | 湖南省推动成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税务部门组建的社会保险费信息系统联合运维中心,从场地、人员、业务、系统等多方面整合资源、合署办公,打破了三部门信息系统各自运维的工作体系,有效打通了部门间数据壁垒,高效畅通社保数据传递,协同处理系统运行问题,确保社会保险费信息系统各类问题及时安善解决,切实提升了部门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全省近7000万社保缴费人受益。 | 湖南省 |
35 |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频服务智能审批 | 四川省依托自建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企业、人员标准库,结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共享数据,对行政审批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引入自动审批引擎,对人员信息、企业信息、资质信息等进行比对审查,实现快速审批、快速生成电子证照。截至2023年7月,已涵盖二级注册建造师、二级注册造价师、二级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结构师等6大类从业人员业务办理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等31项审批事项,推动实现“无感办理”和“秒批秒办”。 | 四川省 |
36 | 政务服务“条块统合”,打破“系统孤 业务协同 | 辽宁省深挖数据资源潜能,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改革,创新政务数据“三类”共享复用机制,全面提高服务供给效能。沈阳市通过试点全面提高服务供给效能,按照政府部门核发、申请人自备、第三方机构出具三种类型,对2611项申请材料进行划分,分类设定归集和共享方式,构建用户特征标签313类、收录数据2万余条,累计推动国家、省、市三级2304项申请材料和信息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 | 辽宁省、 |
五、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 | |||
37 | CA数字证书 “一证通行” | 江苏省南通市依托企业电子印章平台,完善数字证书互签互验功能,适配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公积金等领域已建的数字证书系统,推行CA数字证书“一证通行“。企业依托互签互验平台新制发的数字证书可以在不同政府部门、不同业务系统在线办事,既方便企业办事,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 江苏省 |
38 | 开设政务服务“云大厅”, 便民服务 | 山东省济南市围绕打造“极致体验、极优帮办、极速受理、极简审批”服务新模式,上线政务服务“云大厅”,首批上线登记注册、建筑业资质许可、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等309个高频服务,实现身份证号、车辆信息、学历信息等213个表单字段免填写,营业执照、驾驶证等132个电子证照免填写,并组建“云帮办“服务团队,实现边申报边咨询边指导、迅即受理。 | 山东省 |
39 | 推进跨层级 综合窗口改革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市、区两级政务服务联动机制,打破审批层级对群众办事的限制, | 西藏自治区 |
40 | 网上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 公安部协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相关数据,依托警综平台强化公安内部业务跨区域协同, | 公安部 |
41 | 公路水运工 | 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发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变更二维码服务功能。通过该功能,许可机关审批同意后,检测机构可自行打印二维码,贴在纸质证书副本变更栏内,与加盖许可机关印章具有同等效力,有 | 交通运输部 |
42 | 以政务服务码推动各类卡、码、证融合,实现交通服务“一码通乘” | 针对交通出行场景多码并存、二维码无法互通的问题,有关地方以政务服务码为总入口,积极推进“多卡合一”、“多码合一”,推进各类卡、码、证承载的数据互通和服务融合,拓展扫码、亮码应用场景,推动公共交通领域“一码通乘”,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和满意度。 | 河北省、 |
43 | 构建政务服务15分钟便民服务圈 | 多地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集成化办理,不断提升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黑龙江省、 |
44 | 开展人工在线实时帮办服务 | 北京市深化在线导服导办,建立精通业务的“在线导办”团队,提供“一对一”线上实时交互服务,可支撑2000 上海市开通“线上专业人工帮办”,由部门专业人员进行帮办,实现1分钟内响应,解决率超90%。建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闭环联动机制,线上设置“办不成事”中途退出反映渠道和唤起专业人工帮办服务,切实提高首办成功率。 | 北京市、 |
六、推动政务服务区域通办,群众不用“来回跑“ | |||
45 | 长三角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服务 | 长三角地区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政务服务区域“一网通办”,创新推出“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 | 上海市、 |
46 | 深化京津冀 政务服务 便捷度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优化“京津冀十雄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区,聚焦企业异地生产经营,提供工作调动户口迁移、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服务;聚焦群众异地工作生活,提供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服务。在开展“双十百干”工程期间共推出140余项服务事项,上线以来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5万余次,方便了工作调动、异地长期居住等人员在异地办理户口迁移、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动产抵押登记事项,不再来回跑动。强化“京津冀十雄安”就近办、自助办,涉及住房置业、社会保障、交通出行、工商服务、医疗保障、税务服务、生活服务、信息公开等8个领域,京津冀自助终端已上线“京津冀十雄安”四地231项服务,企业和群众无需多地跑,只需一站、一机、一次就能办成,实现业务办理、数据查询、服务预约等多项便捷服务“就近办、自助办、马上办”。 | 北京市、 |
47 | 打造“跨境 | 广东省会同有关方面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标准统一、双向互通的“跨境通办”服务专区,创建粤港统一身份认证互认互信机制,支撑香港居民通过香港“智方便”线上办理广东省内相关政务服务。专区首 | 广东省 |
七、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深化“减证便民利企“ | |||
48 | 电子印章在涉企重点领域 广泛应用 | 河北省积极推进电子印章体系建设试点,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政务服务部门电子印章和社会主体电子印章应用体系,向省内经营主体免费发放电子印章,推进电子印章在行政审批、社保、不动产等涉企领域广泛 | 河北省 |
49 | 动物检疫电子证照跨区域 互认 | 吉林省出其动物检疫证明(动物A证)电子证照,实现了各类信息快速录入、自动生成、实时传递共享。养殖场户通过手机提交检疫申报,官方兽医在手机上即可快捷受理,现场检疫完成实时出证,并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吉事办”平台、“动监e通”、中国兽医网等多途径查询。同时,吉浙两省实现了证明推送接收、指定通道检查、落地报告等信息有效对接,建了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动物A证)模块建设和跨区域信息对接的新模式。 | 吉林省 |
50 | 电子证照互通共享实现 “免证办” | 广东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和北京、福建、江西、河南、海南、贵州等地区电子证照互通共享,推进以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互用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应用,着力提升跨区域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并通过持证主体自主管理和授权应用,大幅提升电子证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现政务服务“免 | 广东省 |
51 | 构建规范、 可信、易用、 存证服务 | 重庆市依托原笔迹手写电子签名技术,为全市政务部门提供规范、可信、易用、可溯的电子化签名印章及存证服务,为电子证照、电子文书、电子公文等政务应用场 | 重庆市 |
52 | 生态环境领 | 生态环境部有序开展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制发和使用培训工作,完成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等7类部本级电子证照制发工作,全面实现部本级14类电子证照“应发尽发”,推动部本级行政许可事项证照实现材料免提交。 | 生态环境部 |
53 | 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 | 住房城乡建设部精简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将职工缴存证明、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贷款结清证明优化整合为“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个人信息表”,依托全国 | 住房城乡 |
54 | 深化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 应用 | 国家医保局持续强化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推动实现就医购药“一码通办”,提升群众医保服务获得感。截至2023年7月,医保电子凭证累计激活用户已超9.68亿、激活率71.9%,医保电子凭证累计结算10.7亿笔、结算使用率27.7%。 | 国家医保局 |
八、破解数字鸿沟,便利特殊群体办事服务 | |||
55 | 尊老金申领 秒级申报、 自动审批、 免申即享 | 江苏省徐州市通过开发移动端申报应用、AI智能审批支撑系统、尊老金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移动端自主申报及代申报、审查要点自动AI智能审批、尊老金老年人信息及发放记录信息化管理,将审批流程从1个月压缩到几十秒。 | 江苏省 |
56 | 为特殊群体 提供“面对面” | 云南省实施“康乃馨”行动,及时建立特殊群体服务台账,主动提供“点对点“、“面对面”服务,帮助特殊群体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切实提高服务的“质感”和“温度”。全省共组建146支社保服务先锋队,累计走进超2力家企业单位、3万个社区,开展活动2力多场次,服务群众超200力人次。 | 云南省 |
57 | 上门开展残疾人鉴定服务 | 青海省聚焦办事人申请残疾人鉴定服务不方便的问题,在各级残联部门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由专职委员送证上门,把办理结果直接送到残疾人手中,减少了行动不 | 青海省 |